融雪域创新魂 筑高原科技梦——拉萨高新区“双创”工作专报
发布时间:2016-11-28
来源:
字体:
分享到:

创建国家级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区市党委、政府立足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为深入响应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的重要举措。

拉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拉萨高新区”)前身为拉萨市柳梧新区,2003年开始筹备建设,2007年11月正式挂牌成立柳梧新区管委会。2015年拉萨市委、市政府将建设以柳梧新区中组团为核心区的国家高新区作为全市的重点工作全力推进,同年12月,经自治区党委、政府批准设立为自治区级高新区。

一、优越的发展环境为“双创”工作注入了持久动力

拉萨高新区坚持加快集聚创新创业资源与要素,创新创业功能日趋完善。

(一)科技创新资源富集。与西藏大学、藏医药学院、中科院青藏所、自治区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开展深度合作,与西藏高原无人飞行器研究所、北京大学达成合作意向,在核心区建立相关产学研基地。围绕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国家电子计算机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电子标签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金卡工程射频识别与电子标签产品检验中心、国家金卡工程信息存储系统评测中心和国家保密局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中心已在高新区设立西藏中心。近年来,高新区共取得科技成果30项,其中14项获得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励。

(二)创业孵化环境加速完善。高新区规划建设近10万平米的拉萨创业孵化产业园,是拉萨乃至全自治区创新创业的核心载体,包括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创业基地等。其中,西藏(拉萨)科技孵化器项目投资8.01亿元,占地130亩,面向西藏高原特色农牧业、藏医药、生物制药、电子信息、新能源与高效节能等领域中小企业,提供产品研发、小试、中试、日常办公等功能,目前已有60余家企业达成了入驻协议。拉萨高新区N•次元众创空间被认定为“首批自治区众创空间示范(培训)基地”、“拉萨大学生创业园”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建筑面积2.34万平方米,包括展示厅、成果发布厅、众创工作间、众创书城、众创咖啡等功能区,为大学生、创客、创业企业全面提供双创服务,目前已有50余家创业企业申请入驻,隆达传媒、微景天下等一批创客企业正迅速发展壮大。

二、全方位的平台建设为“双创”工作打牢了坚实基础

(一)搭建人才发展平台。坚持“人才强区”战略,出台了《关于促进拉萨高新区人才引进的实施意见》,设立“高层次人才专项资金”、建设7万平米“人才公寓”,加快推进高新区人才改革试验区、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在着力吸引高端人才的同时,与西藏大学、藏医学院、拉萨职业教育学院等院校合作建设创业见习基地和人才培训中心,设立人力资源中心,打造各类人才在高新区创新创业的承载、培训、服务高地。

(二)搭建金融支撑平台。探索满足拉萨高新区企业发展需求的融资服务模式。加快吸引商业银行及金融服务机构在高新区设立专营机构或开展服务,以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为中心,为其提供股权与债权相结合的多种融资服务。加大各类扶持资金投入,设立规模为10亿元的“拉萨高新区产业创新发展基金”,以政府型基金为杠杆撬动社会资本,引导企业创新发展。充实“拉萨高新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资金”,建立健全科技型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为园区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担保贷款提供再担保服务。制定《拉萨高新区年度科技创业重点产业及细分领域导向目录》,发布创业企业投资需求信息,建立天使投资对接通道。未来,还将大力探索实践信用贷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新型融资服务模式,建立拉萨高新区科技企业资源库,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公司上市融资。

(三)搭建科技服务平台。按照“政府主导、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共同参与、项目带动平台、平台提供服务”的模式,成立和培育一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市场运营能力的科技服务机构,完善落实奖励扶持政策,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通过高新区落户企业转化为生产力,支持高新区企业以产学研合作形式联合高校院所等开展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及成果转化。

三、多元化的空间形态为“双创”工作提供了发展路径

(一)科学规划空间布局。围绕拉萨高新区总体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按照“时间上协调推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相互融合”的原则,着力打造以中组团为产业发展核心区、以北组团为城市功能区、以南组团和顿珠金融产业园为远期发展拓展区的空间格局,形成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创业孵化、商务服务、生态宜居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产业新城。

(二)优化产城融合发展。在现有产城融合发展的良好基础上,紧跟“互联网 ”发展契机,加快“智慧柳梧”建设,构筑高技术社区,鼓励园区企业间的众包合作、网络协同、信息共享,促进园区企业、产业与外部的广泛交流与合作。同时,严格环保标准、优化园区生态环境、倡导绿色低碳办公,建设绿色生态园区,实现产业发展与社区管理的有机融合。

(三)创新开发建设模式。积极引进神州数码、北科建、北京联东等专业科技地产商,充分发挥科技地产商在资金、管理效率、专业度等方面的优势,将科技地产开发作为项目招商、投资、开发、建设或运营主体,政府提供行政方面的管理和服务。

(四)完善创新载体建设。在拉萨高新区N•次元众创空间的基础上,建设创客村、创客街、开放实验室等众创空间形式,集聚各产品领域的创客,实行分布式、定制化生产,打造特色品牌。优化硬件服务,配备3D打印机、公共实验仪器等共享设备,培育发展众包、云工厂、桌面制造业等新兴产业模式,提升创业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聚集。